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法律事务专业师生80余人到淮南市谢家集区人民法院观摩刑事案件庭审活动。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共同给法律专业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程思政课。
本次庭审活动围绕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展开。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庭审程序环环相扣,控辩审三方充分履行各自的诉讼职责,完整呈现了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及其法律后果。庭审过程庄严肃穆、严谨有序,同学们全程聚精会神地观摩了这场高质量的刑事审判。
庭审是最生动的法治课堂,也是最直观的课程思政教育课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肃穆的法庭,真实的案件,严谨的程序,专业的庭审,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是如何通过看得见的方式得以实现的。
庭审后的讨论环节,24级法律事务班的同学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感想。芮粟峰同学表示整个庭审过程,从检察官的依法履责,到辩护人的据理力争,到法官的公平公正,再到书记员认真记录庭审的过程,每个细节都感受到了法律的庄严和神圣;陈明翠同学表示在量刑环节,法官综合考虑各种法定和酌定情节,拟对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体现司法的温度,实现罪责刑相适应,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薛婷同学的旁听收获是通过严谨的程序、严格的证据审查和准确的法律适用,构建起了一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实防线。
本次旁听活动,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刑事法律专业知识,同时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之中,法治信仰、程序正义、社会责任、职业伦理、司法公正等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植入同学们的心底,而这些正是未来合格的法律从业者所不可或缺的。
(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宇 核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武 编辑、审稿:宣传部 熊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