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淮南新材料产业学院工作推进会在我校南一报告厅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刘银,党委副书记白存良,煤化工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魏平平,煤化工园区党工委委员张世奎,16家园区企业代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师生代表参会。会议旨在总结校地企三方合作成果,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会议由魏平平主持。



会上,制药与材料学院院长董海丽通报了产业学院近一年建设情况。学院以“四链融合”(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为目标、“五维共生”(岗课赛证创)为抓手成效显著:招生规模、录取分数及本地生源占比均呈上升趋势;订单班学生连续两年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赛道斩获佳绩;学生入企实习、入职园区企业人数稳步增加,形成“培养即就业”良性循环。

刘银为6位企业专家颁发“客座教授”聘书,魏平平为学院5名教师颁发“科技副总”聘书,进一步夯实校企合作基础。产业学院师生代表同煤化工园区管委会代表签署人才培养与就业协议,并为2023级、2024级获得奖学金学生代表颁发奖学金证书。交流发言环节,中安联合首席专家董钊肯定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成效,称赞输送的实习生“上手快、能力强”;获奖学生代表与优秀毕业生代表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心得及企业工作经历。




魏平平在会中表明校地企三方在产业学院建设中具有良好的合作态势与成效,期望三方强化宣传协同、深化“共育共管共用”机制,鼓励师生积极传递学院优势,同时强调制药与材料学院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企业需求与教学、实习管理衔接,推动三方更紧密合作,助力打造淮南产教融合样板,服务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
刘银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产业学院的工作,并对本次会议受聘为客座教授和科技副总的各位专家和老师给予了肯定和期许。他强调,新材料产业学院建设要紧密对接学校“1338”发展思路,制药与材料学院作为新材料产业学院的牵头单位,要继续发挥专业优势,聚焦多方向多维度深化合作。也希望煤化工产业园区将合作成果推广,加强与学校其他学院交流合作,在专业共建、实训资源共享、跨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发力。
此次推进会集中展示了校地企合作成果,为后续工作指明方向。未来,学校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携手煤化工园区与企业,深化课程、师资、人才共建共育,为淮南化工新材料产业培育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撰稿:制药与材料学院 沈丽 编辑:廖晓炜 一审:郭红彦 二审:熊瑛 终审:史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