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开学,学生面临返校适应、学业压力调整、人际关系重建等多重挑战。为切实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心健体康 春韵悠长”为主题,组织开展了2025年春季开学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全体师生心理健康普查
2月26日至3月12日,我校启动了2025年春季学期全体师生心理普查工作。心理普查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创建平安校园的一项举措。本次普查覆盖10500余名师生,旨在全方位了解师生的心理状态,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为学校后续开展个性化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及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等提供科学依据。
全体心理委员专题培训
为加强心理委员的角色认知与助人能力,提升其自我关照意识,3月6日下午,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南一报告厅举办了一场以“成为温暖的光——心理委员的助人技能与自我成长”为主题的心理讲座。全校212名班级心理委员参加了本次培训。专职心理老师通过详细地讲解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结合案例分析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及心理危机的“信号灯”,重点讲解了朋辈心理辅导技巧,助力心理委员成为班级心理健康工作的“前哨站”。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分别于3月19日、3月20日在博学路女四文化墙前举办了“扭动心情绪”扭扭棒手工创意活动、心理桌面游戏活动。
在扭扭棒创作过程中,同学们手持五彩扭扭棒,跟着教学视频,发挥着自己的创意,从花瓣的卷曲、花萼的固定、枝叶的缠绕到花瓶的装饰,一根根普通的扭扭棒在大家的巧手下,变成了一朵朵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花朵。扭扭棒虽小,却成为同学们情感表达的载体。同学们通过沉浸式体验,体验手工到心灵的深度联结,真正达到了“动手疗心”。
在心理桌面游戏活动中,同学们体验了“沟通岛”“快乐金矿”“幸福连连看”“情绪葫芦棋”等不同主题的桌面游戏,在游戏互动中积极分享个人体验,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增进情谊。
此外,全体学生通过观看心理中心发布的经典心理主题电影,了解了情绪管理、青春期成长困扰、人际关系提升等心理知识,并将对影片的感悟生动地展现在一张张手抄报和手账上,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提升了心理健康意识。
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展,为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各学院继续共同发力,进一步完善“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按要求实行包保责任制,构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预防—预警—干预—追踪”工作体系,为学生的成才成长保驾护航。
(撰稿:学生处(团委) 梁冬梅核稿:学生处(团委) 程李平 编辑、审稿:宣传部 熊瑛)